山东新泰石泉村打造社会治理“升级版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民主与法制网讯(□时圣银 通讯员陈飞 张百泉)2012年之前,山东省新泰市石泉村是远近闻名的治安混乱村。为彻底改变混乱局面,镇里把在外能人孙明才“请回来”任支书,石泉村开始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,坚持党建引领,建格织网,一网全管,不断推进村庄治理提档升级,开创了全村由乱到治快发展的新局面。
科学划“格”,织格成网。石泉村按照“任务相当、规模适度、方便管理、界定清晰、群众认同”的原则,科学定格。一是边界清晰划格。以村委前东西中心路为界,路北到蒙馆路为一网格,路南到谷里镇东高平接壤处为二网格,两个网格四至边界明晰,网格之间的边界无缝拼接,无重叠、无遗漏。二是任务相当定格。两个网格中常住人口,一网格是344人,二网格是334人。网格内群众的水、电、路、医、学、居等公众诉求基本相当,为两个网格工作的均衡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。三是管理要素进网。将村内的人、地、物、事、情、组织等基本要素,全部纳入网格,使全村的管理服务不离格、村里的大事小情不漏网。
党建入“格”,强格壮网。石泉村建强网格组织,充分发挥全村党员干部的作用。一是组织建“格”。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党小组,定期开会研究解决网格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,确保化解矛盾不出“格”,解决诉求不过夜,实现了党组织与网格工作的有机融合;同时,党小组“住进”网格,拉近了组织同网格群众的距离,不仅能够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诉求,而且能够及时发现、便于培养向党组织靠拢的村民,进一步增添了党组织活力。二是干部进“格”。村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,村“两委”干部兼任网格员和党小组组长,其他村干部、老党员、老干部任协管员,形成网格架构三级建制、一体运行,配强了网格组织力量,推动了网格工作健康开展。三是党员“住格”。充分利用常住网格党员人熟、地熟、事熟的优势,实行党员包片联户制度,打造24小时“熟人社圈”服务网格群众。
机制定“格”,服务“升格”。一是“岗”在格中,组团服务。石泉村“两委”干部平时全部下沉网格开展工作,同网格内党员、网格员、村民代表、网格志愿者等力量一道,在网格党小组领导下开展“组团式服务”,切实解决网格员办不了、办不好的问题。如“户户通”清障、村庄环境卫生清理等“急难重”的工作任务都是集体行动、圆满完成。二是工作成网、责任到格。从网格长到网格员、再到联户党员以及协管员、网格志愿者职责分明,各尽其责,形成密不遗漏的服务网络。网格员结合日常巡查走访,对网格内基础信息的变动情况,发生的各类社会矛盾、村庄管理等问题及时发现、即时处置、核查上报,杜绝“小事拖大、大事拖炸”现象发生。三是群众“定格”,治理“升格”。发挥群众“主人翁”作用,定期组织村民共商网格管理事务。凡是村民有疑惑的事情,一律由村民代表会议拍板定案,决议执行情况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开,引导网格群众主动参与网格管理,进一步提升网格治理能力。2021年,村“两委”采纳村民建议,利用村委西深湾坑建起现在的高标准文化广场,既消除了村内一大安全隐患,又为村民建起了休闲娱乐场所。近年来,石泉村“两委”带领全体村民弘扬“石精神”,做足“石文章”,投资200余万元对村内300余平方米石头房进行了改造提升,修复一口初心井、一脉思源泉、一株老槐树、一处母亲碾,打造石路、石墙、石渠、石雕等“石文化长廊”600平方米,栽种苗木花卉2000棵,过去满眼沧桑、道路泥泞的旧村庄变成了现今古色芳香,美丽迷人的新石泉,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。
关键词: 山东新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