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递!甘肃肃南县:“一碗奶茶”专解群众“疙瘩事”


【资料图】

民主与法制网讯(记者马震坤)“来来来,喝一碗热奶茶,有话咱们慢慢说!”4月16日,甘肃省肃南县红湾寺镇红湾社区“阿勒齐”调解工作室正在调解一场邻里纠纷。

据悉,家住红湾社区四楼的安某装修房屋时,将垃圾堆至楼道,影响邻居杜某出行。杜某多次找安某商议无果,于是找到“阿勒齐”调解室来解决问题。

“一碗茶,拉家常,顺心气;两碗茶,听诉求,找症结;三碗茶,释法理,促和解。”这是甘肃省肃南县红湾寺镇红湾社区根据当地民俗创立的“阿勒齐”“一碗奶茶”矛盾调解法。

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、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,辖区有裕固族、藏族、蒙族、回族等22个少数民族。肃南县在探索民族聚居地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有效模式的过程中,融合各族群众“宁可一日无饭,不可一日无茶”的生活习惯特点,在调解过程中以奶茶为“破冰船”,推行“一碗奶茶”调解法,打造出了“枫桥经验”的肃南样板,从而推动矛盾在基层一线化解,隐患在基层一线消除。

“阿勒齐”在裕固语中是“中间人”的意思,是在肃南牧民之间说话极有分量和公平正义的人,由于裕固族人都有喝奶茶的习俗,所以“中间人”端上一碗滚烫的奶茶,经过一番贴心的劝解,调解员就会与当事人的距离拉近,许多邻里纠纷就会得到圆满解决。

据肃南县红湾社区党委书记马文静介绍,“阿勒齐”调解工作室,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主要是发挥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,做到“小事不出社区、大事不出镇,问题不上行、矛盾不上交”,构建“家庭和美、邻里和气、社区和睦、民族和谐”的工作目标。

在日常工作中,“阿勒齐”调解室主要是“事前功课”做加法,依托社区“网格化”管理,推行“以讲清小道理、化解小矛盾、解决小问题、开展小活动、传递小关爱、选树小榜样”,做好辖区矛盾隐患排查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一是“人情法理”做减法。组建“1+6+N”调解工作队伍,吸纳专职网格员、法律明白人、社区工作者、下沉干部、共驻共建单位等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。探索推行“三句好话暖人心、一碗奶茶止纷争”,以茶谈心、以茶说事、以茶释法,推动矛盾在一线化解、隐患在一线消除;二是“找准关键”做乘法。找到对矛盾纠纷化解有直接影响的“阿勒齐”即“中间人”,讲述公序良俗,让当事人卸下心防,打开“破局”和解的切口,促使纠纷有效化解。找准“关键点”,强化部门联动,对出现的矛盾纠纷问题一时难以调解的,认真梳理后联系相关部门单位,通过各方力量共同来解决;三是“消除隐患”做除法。社区在处理矛盾纠纷问题时,将被动接待转化为主动服务,让群众少跑腿、少费心。在处理双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问题时,坚持用事实说话,在走访调查过程中,创新思维,请矛盾双方协助走访调查,共同参与矛盾分析讨论,了解和掌握事实真相,运用法律知识彻底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,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
在肃南县,牧民之间发生了矛盾纠纷,请来公平持中、说话极有分量的“中间人”(裕固语称“阿勒齐”)喝茶调停,这个习俗已沿传多年,如今,把“阿勒齐”变身调解室,在市域社会治理的“新赛道”上已彰显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肃南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薛瑞林表示,调解室成立之初就坚持专业素养与民族情感相结合,选聘了7名通晓民风民俗、熟知政策法规的“双语”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。借助语言互通,无障碍交流,讲解政策法律,诉说公序良俗,让当事人卸下心防,打开“破局”和解的切口,促使纠纷有效化解。目前,像“阿勒齐”调解、“石榴籽”课堂、“赛罕梅朵”志愿服务等这些接地气、有温度的特色司法服务品牌已遍布全县各地,全县3镇5乡中,类似于红湾社区“阿勒齐”特色的调解室就有5个,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28个,专兼职人民调解员670名,涵盖县乡村三级和15个行业领域,基本实现了全领域覆盖。2022年以来,已调处各类纠纷632起,成功化解632起,化解率达100%。由于调解室坚持把普法与调解相结合,受到肃南县各族群众的称赞,法治的种子在居民群众的心中已落地生根。

如今,“阿勒齐”的“一碗奶茶”调解化解矛盾法,已成为肃南县一个响当当的市域社会治理品牌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