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焦点!福建武夷山公安:“五联五型”新模式构建“警网融合”新格局

民主与法制网讯(记者陈镇国 通讯员武公宣)近年来,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公安局新丰派出所坚持“派出所主防”目标,创新“五联五型警网融合”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,不断将警务网格和社区网格深度融合,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,有效破解了社区基础信息采录不及时、治安防控点多面广、矛盾纠纷摸排化解不规范等基层社会治理难题,构建起“网格延伸到哪里,警务服务就到哪里”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。

基础信息联采,建设综合型基层治理团队

新丰派出所主动对接新丰街道,将辖区6个社区、3个村居科学划分警务网格,与6名社区民警捆绑作业,形成1名社区民警、2名辅警、5至28名网格员的“1+2+N”警网融合体系,


(资料图)

同时,该所在每个社区设立群防群治工作室,由社区民警具体指导并联合开展数据采集,通过“南平市网格化信息平台”,按照“一标三实”要求全面掌控辖区内人、地、事、物、组织等治安管理基本要素,从源头上消除各类不安全、不稳定因素,确保不漏人,不漏项。

新丰派出所通过此举,真正实现社区警务同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全面融合,打通了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安全隐患联治,整合全能型基层治理功能

按照“警务区融入网格”“网格对接警务区”思路,新丰派出所广泛汇聚民间公“义”力量,成立了由村居干部、社区商户、热心居民、各单位安保人员、社会团体以及各行各业群众构成,总人数达150人的“警泰新丰——朱子义警队”,并分类编为治安巡防队、矛盾调解队、交通劝导队。同时,在此基础上,该所建立了一支人数达30人的“应急救援队”,由社区民警牵头,采取“定期+突击、专项+联合”等方式,对辖区内各类场所开展检查,及时发现消除隐患。社区网格员发挥“哨兵”作用,加强对各自网格内重点单位场所监督,确保各项防范措施全面落实到位。

“朱子义警队”成立以来,积极配合武夷山市“全国文明城市”创建,开展辖区重点时段及重点路段巡逻防控、交通劝导、普法宣传、春季防汛、森林防火、禁种铲毒等工作,同时参与辖区矛盾纠纷调解,切实做到了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”。

重点人群联管,打造闭环型基层治理业态

新丰派出所与新丰街道司法所、平安办、社区卫生院无缝对接,共同处置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。社区民警担任网格治安指挥员、“义警”担任网格巡查员,共同推动各项工作在网格落地落细,形成“警网融合”基层治理工作合力,促进纠纷类警情和非警务事件双向推送渠道顺畅高效。

针对辖区吸毒人员、精神障碍患者、刑满释放、涉访涉诉等重点人群,该所积极发挥社区网格员“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”的优势, 精准解决群众需求,积极推进“放管服”工作改革,主动上门服务,切实为民解忧办实事。

预警防范联宣,优化融合型基层治理模式

新丰派出所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综合协调、汇总研判、分流指派的功能,社区民警依托综治信息系统线上处理的方式,对负责事项进行接单办理,并在办结后开展跟踪回访工作,切实将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在基层、化解在一线、解决在未然。

该所还建立健全网格化全覆盖安全防范宣传体系,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同步推进。线上,通过警务网格联动三级群,常态化发布预防电信诈骗、法治宣传、安全防范等知识,让群众在家门口获取各类防范知识,提升安全防范意识;线下,联合网格员上门对受骗群众开展点对点普法服务,防止二次受骗,以“铺天盖地+精准滴灌”方式打好“钱袋子”保卫战。

矛盾纠纷联调,构筑多元基层治理格局

新丰派出所社区民警辅警主动下沉网格,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,与综治中心定期互通要素信息,推动信息共享共用、双向互通;通过与法院、检察院、律师事务所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,以及司法调解、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有效对接,形成联动机制,凝聚合力,综合运用法律、政策、行政等手段和教育、协商、疏导等方法联合开展矛盾化解,做到“矛盾不上交”。

比如,作为派出所、街道司法所、律师事务所落实“三所联动”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具体举措——“夷和调解工作室”,自今年以来,先后接待居民法律咨询、纠纷调解479人次,其中调解民事纠纷59场次,解决复杂矛盾纠纷22起。

今年2月,新丰街道居民陈某与沈某因退婚彩礼等问题,双方多次商量未果从而引发矛盾纠纷。派出所民警联合“夷和调解工作室”调解员进行了多轮调解,最终感化了双方当事人并达成调解协议。

3月12日,湘邵小区的胡某娟因邻居在家养了很多鸡影响其正常生活,双方发生纠纷,“夷和调解工作室”调解员及时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解,圆满化解双方矛盾。

“警网融合”是新丰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生动实践,把百姓的家长里短摆上桌面、捋顺拉直,把群众鸡毛蒜皮的小事当成大事、正事来办,用为民情怀把一个个无序音符谱写成和谐乐章……这,正是该所 “警网融合”的意义所在。

关键词: